更新与融合:新文科视阈下民间文学教育的发展路径

2024-04-24 更新与融合:新文科视阈下民间文学教育的发展路径

民间文学是一门集文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等相互交织的学科,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出现并逐渐发展壮大,旨在研究、传承、发扬民间文学和民间文化,与民俗学密不可分。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现今虽被划分为两个独立学科,而两者同根同脉,其思想、内容、形式也密切相连,[1]异名而同质。民俗学(含民间文学)的名称,就是两者关系的直接证明。

从全球范围来看,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现今遭遇了空前的生存危机。在美国,邓迪斯认为民俗学因缺乏宏大理论而陷入危机;[2]在日本,山折哲雄认为日本民俗学已处于消失边缘;[3]在国内,民间文学和民俗学身份迷失,沦落边缘。在现行学科体系下,民间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属的自设二级学科,民间文学课程也大多开设在文学院。若以单纯的文学眼光审视民间文学,不仅难以把握民间文学真正的特性、内涵与意义,甚至将其排挤到较少被关注的角落。民俗学是社会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而相关学院往往并未开设民俗学本科课程。[4]在壁垒森严的传统学科体系下,民间文学与民俗学虽然密切相连,却无奈地分道扬镳,各自应对着本应共同面对的艰难境遇,举步维艰。

民间文学的困境是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随着传统文化被重新审视和弘扬、学科理念的发展与完善,尤其是新文科的提出与发展,外部因素越来越有利于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

一、新文科的提出与内涵

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有关高等教育发展的指示精神,教育部在2020年11月3日颁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新文科建设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建设一流学科密切相关。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5]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立起教授上课、消灭‘水课’、取消‘清考’等硬规矩,夯实基层教学组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简称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6]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建设一流本科课程有力地挑战着传统学科的理念、设置和效果。在互通共融的信息时代,传统文科的理念、分类、界限已屡现不足:传统文科的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泾渭分明,壁垒森严,跨学科、跨专业的互通有无、交流研讨亦羁绊丛生,缺少融通和交流,更不用说文理之间的交叉与融通,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知类通达”标准。为了适应时代需求和增强学科建设,新文科应运而生。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召开。会议研究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文科教育创新发展举措,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宣言首先指出新文科建设的必然性:“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7]并指明新文科的总体构想:“进一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实现自我的革故鼎新,新文科建设势在必行”。[7]打破传统学科的壁垒,加强学科的互通、互融、互助,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文科的发展,是新文科的总体思想。

关于新文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宣言指出:“一是坚持尊重规律。尊重文科教育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是新文科建设高质量推进的基本前提。”[7]在具体建设内容方面,宣言分别从目标、价值引领、专业优化、夯实课程、模式创新、质量文化等六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宣言指明了新文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建立健全学生、学术、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推动形成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不断增强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提升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7]新文科的总体目标是育人育才,建立健全学生、学术、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也对当下结合不密切的教学、科研、学科提出了互联共荣的新要求。

在专业化建设方面,宣言指出:“紧扣国家软实力建设和文化繁荣发展新需求,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深入融合,积极发展文科类新兴专业,推动原有文科专业改造升级,实现文科与理工农医的深度交叉融合,打造文科‘金专’,不断优化文科专业结构,引领带动文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升。”[7]信息化是当下主要的特征和趋向,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又是信息化的重要发展方向,借助信息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的优势,结合自身特征来加快发展,是传统文科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夯实课程体系方面,宣言指出:“鼓励支持高校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7]相对于传统学科的壁垒森严,新文科更加强调跨学科、跨专业、实践教学、学生的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创新模式方面,宣言指出:“聚焦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开展法学、新闻、经济、艺术等系列大讲堂,促进学界业界优势互补。聚焦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加大涉外人才培养,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国内与国外‘双协同’,完善全链条育人机制。”[7]新文科注重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强调理论与实用的结合。

在打造质量文化方面,宣言指出:“坚持学生中心、坚持产出导向、坚持持续改进,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文科特色质量文化。”[7]新文科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注重实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新文科正在迅速展开,相关研究也不断出现,1民间文学正在积极探索新理念、新路径、新方法。在信息时代下,两者必然相遇,并相互促进。新文科是中国高等教育长期探索的结果,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具体内容等方面对文科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也为民间文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新文科建设既是中国高等教育经验的总结,也是宏观的理论思考,还需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民间文学既需注重自身学理的探讨,也需关注时代需求与学科发展趋向。因此,本文力图把民间文学教育放在互联互动的时代背景中,在宏阔的新文科视阈之下探析民间文学教育的现状、问题、出路以及意义,促进民间文学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民间文学教育的不足:认知模糊与内容形式陈旧

在互联互通的信息时代,民间文学虽然面临着严峻的困难,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传统文化价值的日益凸显、非遗保护的壮大、新文科建设的提出与发展,外部因素正在越来越有利于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自身也存在种种不足,需要不断地革新改进。民间文学的困境既与自身的理念、内容、形式等息息相关,也与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等教育问题密切相连。民间文学本科课程大多开设在文学院,往往被以单纯的文学视角进行审视和讲授,被其他文学种类排挤到边缘,难以展现其真正的特性和价值,民间文学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民间文学教育应顺应时代,根据新文科的理念和思路,重新审视自身性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教学内容,进行自我完善,彰显民间文学的魅力与价值。

相对于民俗学的较多研究,关于民间文学如何适应时事、走出困境,似乎少人问津。现有研究缺少民间文学学理的钻研,大多是关于民间文学教学内容方式的讨论,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间文学课程设置以及经验[15]、民间文学的性质与田野调查[16]、学科重组与文理交叉[17]、如何借助互联网等新技术[18]、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理念与方法[19]等等。关于民间文学教育的研究,多是从方法与技术层面进行探讨,较少结合新文科理念、从民间文学性质来讨论教学改革。而民间文学的困境与民间文学的性质密切相关。

(一)性质不明与定位模糊

民间文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交叉性和复合性,这往往会模糊对民间文学特性的认知,而对民间文学特性认识不清又会导致学科定位的模棱两可。在二元对立的思维和壁垒森严的传统学科体系之下,民间文学处于似是而非的尴尬境地。

首先,民间文学多被视为文学的一类,而不是文化的一种。在远离生存场域的情形中,民间文学大多以文本的形式出现,而且文本想象丰富、情感真挚、情节曲折,与文学相似,因此往往被看作与作家文学并无二致的文学一类。在文学与文化二元对立的思维下,民间文学被划归为文学,就远离了与文化的联系,也疏远民间文学的本质———民间文化。而在生存场域中,民间文学并非以文本形式出现,也具有远比文本更为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形式。[20]其次,在文学门类中,民间文学弱势尽显。既然归属文学,民间文学难免被以单纯的文学眼光进行审视:思想朴野、词语简洁、情感真挚、情节固定,等等。在思想的深邃、情感的丰富、想象的奇特、文笔的优美等方面,民间文学大多难与作家文学相媲美,总体处于劣势,也难免受到其他门类文学研究者的冷眼与嫌弃。再次,民间文学虽然与民间文化密切相关,却往往以文学形式出现,这常常导致民间文学被当作文学而淡出文化研究者的视野。

(二)学科归属牵强和兄弟被迫分家

由于对民间文学特性认识不清,民间文学的学科归属存在明显不足。本为一体的民间文学与民俗学只能被迫分离,一个分属中国语言文学,一个分属社会学,独自应对着分家的苦楚与生存的困难。有的学校没有开设民俗学本科课程,却有民俗学硕士专业,这无疑造成本科与硕士的脱节,会大大影响硕士培养的效果。有的学校虽有民间文学本科课程,而往往只在少数民族文学专业开设,并没有面向全院。因此,民间文学和民俗学仍处于学科的边缘,相互分离,这无疑限制了两者特性的展现,加剧了两者生存的艰难。

(三)任课教师非专业性

任课教师的非专业性也阻碍着民间文学的发展。近年来,许多高校实行绩效考核,为了达到绩效要求的工作量,一些非民间文学专业出身的教师无奈改教原本陌生的民间文学。这些非专业的授课老师并非因为专业和爱好,而是迫于绩效工作量的压力,不得不临时讲授民间文学课程,而部分民间文学专业的教师又会因此难以讲授原本擅长的民间文学。总之,一些授课老师并非来自民间文学专业,也并非有志于研究民间文学,大多缺乏专业知识和相关研究,自身不了解民间文学的本质,往往仅是照本宣科,难以真正展现民间文学的特性与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间文学的生存与发展。

(四)授课内容陈旧与形式单一

民间文学授课内容也存在诸多弊端:一是教学内容陈旧浮泛,多是照本学科,不仅难以反映当下民间文学的研究现状,也少有个人研究的成果与心得;二是教学模式陈旧单一,缺少现代信息化手段;三是缺少教室———田野维度,民间文学与民众生活日渐疏离;四是缺少跨学科的视野。因此,本应生动丰富的民间文学变得枯燥乏味,难以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教育效果也可想而知。

总之,当下的民间文学教育存在诸多弊端,限制了民间文学展现特性和健康发展,使民间文学陷入了生存与发展的困境,难以适应时代需求,亟需自我革新。

三、民间文学教育改革:更新观念与改进教学

新文科是文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传统文科带来挑战和机遇。民间文学关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仍可自我革新而发展壮大。在互通互联的信息时代,民间文学教育应依据新文科建设的理念和思路,把民间文学与时代趋向紧密结合起来,从学科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革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扩展他们的视野与知识,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凸显复合性与交叉性

民间文学教育改革首先要正确认识民间文学的特性,改变民间文学的纯文学观,让民间文学回归民间文化。新文科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可以凸显民间文学的复合性,有助于重新认识民间文学的特性与意义。民间文学本是多种知识的复合体,因此应加强民间文学、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等学科的联系与交流,真正理解民间文学性质、内容、意义。

(二)突破传统课程设置

关于民间文学的学科设置存在明显不足,目前已有学人进行了反思。潘鲁生认为:“应当给予‘民间文艺学’以独立、体系化的学科定位,改变割裂、分置于民俗学和文学等具体学科领域的局面,从而更全面充分地把握其本质属性和内在的逻辑关系。同时,也要充分把握民间文学与民间艺术的关系,改变割裂‘民间文学’与‘民间艺术’,使之从属于不同学科分而治之的局面,从本源出发,把握‘在民间,文学和艺术经常是杂糅在一起的’现实和规律……”[21]现行的学科体系把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割裂开来,往往难以正确把握民间文学的性质与意义。只有把民间文学放置在相互联系的学科群中,[22]才能真正展现民间文学的魅力和意义,才会让民间文学焕发生机活力、发挥应有作用、不负时代使命。

(三)增强专业性、时代性和实践性

就教学内容而言,民间文学教育需要增强专业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一是增强专业性。民间文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具有特殊的内容、理论、方法,需要专业的教师。专业的教师可以展现民间文学的特性和魅力,体现当下研究现状和个人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增强时代性。民间文学教育应密切关注时代需求,增加非遗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振兴等内容,增强民间文学课程的时代感,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是增强实践性。民间文学不应仅是书斋式的学问,还应与民众、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改变传统教学概念,不简单地把民间文学看作书面文字,把民间文学看作民众生活、思想、情感的真实反映,让学生认识到民众的主体性,把民间文学与民众紧密联系起来。学习民间文学也不仅仅是为了抢救性的保护,而是要让民间文学更好地服务于民众的生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融入生产生活。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不同于单纯地抢救式保护,《意见》指出不仅要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要让民众更好地生活,希望传统文化融入生活。这无疑是民间文学教育艰巨而光荣的使命。当下的民间文学教育局限于学科,偏重于学院,疏远民众与社会生活,逐渐失去活力与生命力。民间文学教育应根据新文科的理念,改变书斋式研究,继续“眼光向下”,面向富有烟火气息的民众生活,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丰富教学形式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突破地域和学科的限制,互通共惠,使用现代而多样的教学方式,丰富授课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是民间文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改变单一的书本教学模式,转变单一的“教室—田野”模式,让“教室—田野”“田野—教室”互相补充,把教室与田野密切结合起来,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田野中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而且能拓展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动手和实践的能力。

结语

民间文学具有独特的性质、内涵与意义。随着传统文化被重新审视、信息时代的到来、新文科的提出与发展,民间文学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借鉴新文科的理念,打破传统学科的限制,凸显自身的复合性和文化性,合理设置课程,完善教学内容与形式,民间文学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展现自身魅力和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最终担负起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乡村振兴中的时代使命。